ad9_210*60
關鍵詞:
中國臺灣網  >   評論中心  >   海峽時評

臺媒回顧與展望:2013臺灣仍留在原地

2014年01月02日 08:39:00  來源:中國臺灣網
字號:    

  臺灣《聯合報》1日發(fā)表社論說,站在2014新年的門檻,回顧剛剛走過的2013年,除了感覺有些狼狽、有些失落、有些憤怒,也有一股莫名的憂傷:為何時光不斷推進,而臺灣卻依然留在原地?

  迎接新的一年,原本應該說些鼓舞人心、策勵未來的話語;但對于臺灣方才氣喘吁吁倉皇度過的一年,馬上要說出“明天會更好”之類的臺詞,未免太不真實,也太不誠懇。事實是,過去一年,政治的僵峙、經濟的遲滯、社會的紛擾都較前一年尤有過之;甚至可以說,2013幾乎是步著2012的后塵而行,整個臺灣全年就被幾個事件的鬼魅糾纏,脫身不得。社論說,這是臺灣流年不利,還是人們因應問題的態(tài)度使自己陷入困境的循環(huán)?

  去年一年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大事,不外乎洪仲丘事件、大埔抗爭、假油事件、排污事件以及關說案引發(fā)的“九月政爭”;每個事件紛擾少則近月,多則綿延數月不休。較之2012年沸沸揚揚的美牛事件、油電雙漲、文林苑抗爭、證所稅風波、年金爭議等五大事件,實不遑多讓。包括連續(xù)兩年經濟增長率一再下修,最后陷入“保一”的掙扎,即使臺當局推出規(guī)劃已久的自由經濟示范區(qū),都無法燃起民眾振奮的心情。

  社論指出,2012及2013,原本是外界寄望甚深的兩年。原因是,這兩年沒有選舉的政治因素干擾,馬英九也已無連任的后顧之憂;理論上,這應該是臺當局最能放手施為和改革的時刻,因而被稱為“關鍵的兩年”。豈料,這樣關鍵的兩年,最后臺灣竟是在紛擾中驗收挫折和停滯,令人哀傷。

  不僅如此,從這兩年所呈現的膠著現象看,諸如:臺灣民眾平均薪資降至16年來的最低水準,顯示經濟沉痾極深;超額儲蓄率創(chuàng)下24年新高,凸顯投資動能困阻;假油及排污事件中暴露大企業(yè)缺乏社會責任,臺當局行政效能跌至低谷;大埔案和洪仲丘事件引發(fā)的民怨,反映人們對公權力的不信任已達沸點。亦即,臺灣所面對的問題,絕對不是一時的現象,而是長期的轉型未遂所產生的危機。就這點而言,臺灣如果不努力思考全盤的對癥下藥之計,并及時推動落實,卻以為政黨輪替或換人執(zhí)政即能使臺灣走出困局,恐怕只是妄想。

  這兩年臺灣的遲滯不前,馬英九當局當然難辭其咎。其一,整個臺當局團隊的前瞻和活力不足,無法開拓新局;其二,“內閣”的同質性太高,思考問題的方式太單一;其三,將大量時間與力氣投入儀式性的工作,卻甚少看到精辟的分析及一針見血的決策。更嚴重的是,馬英九當局坐擁龐大的財政資源,假裝自己有能力解決各項問題,卻渾忘了有時必須就教于民間的才智之士,有時必須藉助社會的力量,有時更必須召喚民眾的意志支持。這樣一來,臺當局儼然一直站在人民的相對面,實愚不可及。

  反過來看,近年許多民眾動輒將一切不如意都歸咎臺當局,把任何大小過失都怪罪到馬英九頭上,其實也并不合理;這除了助長偏見,也讓問題的面貌愈發(fā)扭曲,難以求得正解。以核四存廢、服貿協議、或年金改革議題為例,均涉及不同選項間的利弊得失評估,甚至臺灣長短期的發(fā)展選擇,以及跨世代的責任和義務,這需要民眾更深的參與與更大的理性思考。然而,在野黨動輒把復雜的“問答題”變成簡單的“是非題”,懸置了人民理性的思考與反問;在這種情況下,這些問題持續(xù)無解,能都怪馬英九無能嗎?

  全球的時鐘已經來到2014年,但臺灣的時鐘卻沒有完全同步跟著移動。核四的存廢還停留在去年2月執(zhí)政黨提出“公投”之議的時刻,兩岸服貿協議停留在半年前談判完成之日,年金改革仍停在8個月前法案送進“立法院”之時。不僅如此,我們大企業(yè)賺錢的算盤還停在經濟起飛年代的思維,所以臺灣勞動薪資還停留在16年前的水平;馬團隊治理還停留在“高學歷萬能”的想像,在野黨的杯葛手段則停留在“再怎么野蠻”的層次。

  社論最后說,在迎接新年到來的同時,請大家想想臺灣沒跟上時間的那些腳步吧!

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 

[責任編輯:李杰]

海峽時評
深度幕后
七日視點
視頻
龙山县| 五指山市| 漠河县| 琼中| 城步| 西平县| 泰和县| 边坝县| 凤阳县| 永平县| 九龙城区| 红安县| 宜宾县| 洛宁县| 新余市| 开原市| 岳阳县| 高平市| 孟津县| 始兴县| 平遥县| 宝应县| 光泽县| 德兴市| 义乌市| 贡山| 余庆县| 富平县| 陆丰市| 卢龙县| 石林| 军事| 治县。| 江川县| 礼泉县| 孝昌县| 临猗县| 米泉市| 扬州市| 泌阳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