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9_210*60
關鍵詞:
中國臺灣網  >   評論中心  >   海峽時評  >   經濟

推動品牌化建設 提升臺灣農產品競爭力

2012年01月12日 09:53:00  來源:中國臺灣網
字號:    

  臺灣《中央日報》網絡版今日刊載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林巍的特稿,討論島內農業(yè)發(fā)展中品牌化與市場競爭力的問題。

  全文摘編如下:

  臺當局向來重視農業(yè)發(fā)展,為提高島內農產品市場競爭力,近年來積極推動品牌化來凸顯臺灣農產品特色,希望透過品牌為產品或服務提供附加價值。因此于98年提出之“精致農業(yè)健康卓越方案”,納入當局6大新興產業(yè)之一,其內容包含“健康農業(yè)”、“卓越農業(yè)”及“樂活農業(yè)”三大主軸。 

  其中,“樂活農業(yè)”下的農業(yè)精品即是在建立臺灣農產品高品質與創(chuàng)新的國際形象,以“立足臺灣,布局全球”為目標,借由不斷的島外參展,增加產品的國際知名度。面對全球化與國際貿易自由化趨勢下,除了積極開拓島外市場,全面提升農產品出口量值。 

  2002年臺灣地區(qū)加入世界貿易組織(WTO)后,雖然面對市場開放的壓力,但也開啟農產品出口的契機,在當局積極推動農產品國際行銷計劃下,經過10年后,農業(yè)出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。根據臺當局農業(yè)事務主管部門統(tǒng)計,2010年農產品出口值為40.2億美元(1,206億元新臺幣),相較于入會前(2009年)的30.3億美元(909 億元新臺幣)成長了31%,亦較馬英九上任前(2007年)之34.3億元(1,029億元新臺幣)成長17%。 

  另外,受惠于兩岸直航與簽訂ECFA利基下,2010年臺灣農產品銷往至大陸為5.3億美元(159億元新臺幣),較2007年成長23%,兩岸農產品貿易逆差亦由2007年之2.8億美元(84億元新臺幣)縮小為2010年之1.3億美元(39億元新臺幣)。去(2011)年1至11月出口值為5.9億美元(177億元新臺幣),較2010年同期成長24%。 

  尤其隨著大陸消費市場崛起,中產階級不斷增加,對于價格偏高的進口農產品具有穩(wěn)定的購買力。因此,為拓展農產品銷往大陸,臺當局農業(yè)事務主管部門也于去(2011)年底委托統(tǒng)一夢公園生活事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辦理之上海臺灣農產品展售據點-“灣饗”。農業(yè)事務主管部門表示,該活動現場展示約 300 項臺灣優(yōu)質農產品,呈現臺灣農業(yè)文化與真情,并以故事行銷臺灣特色農產品,希望打造上海據點成為臺灣農產品登陸之最佳宣傳銷售平臺。 

  面對競爭激烈的島外市場,為有效采取市場區(qū)隔策略,透過塑造島內農產品的品牌化,鼓勵生產者生產高品質產品與進口品競爭,除了保護島內農產品的形象,亦可提高價格,進一步增加農業(yè)所得;對消費者而言,產品品牌化后,則可使消費者有識別產品品質之依據,增加選購物品之機會。 

  除了品牌化之外,其最重要是仍在于必須思考創(chuàng)造產品之特性及差異性,提供夠多的產品供選擇,這里所說的產品特征,包括產地特征、品種特征、生產方法特征、外型特征等等。如此創(chuàng)造產品優(yōu)勢或提高通路服務的附加價值,透過差異化的行銷建立通路品牌。目前在“精致農業(yè)健康卓越”方案中,當局優(yōu)先選擇臺灣茗茶、農村美酒、經典好米、竹制精品、金鉆水產、優(yōu)質蓄產計6項農林漁牧產品作為發(fā)展標的。 

  近來,當局在農產品衛(wèi)生安全與品質方面,持續(xù)推動相關措施,已為消費者建立了普遍的肯定。建議未來除了推動及落實“產銷履歷追蹤制度”外,也可以經由當局出資或輔導農企業(yè),以企業(yè)化與科學化經營并整合出口,集中資源,并進軍國際市場,為農民生計謀福祉。

 

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

[責任編輯:張潔]

海峽時評
深度幕后
七日視點
視頻
绍兴县| 和平县| 泗阳县| 岗巴县| 乐清市| 抚松县| 西林县| 永济市| 禹城市| 奉节县| 耒阳市| 清远市| 抚远县| 永靖县| 嘉善县| 花垣县| 张掖市| 山丹县| 祁连县| 右玉县| 南城县| 古田县| 昆山市| 景泰县| 任丘市| 漾濞| 闵行区| 阿拉善右旗| 海淀区| 卓尼县| 文安县| 迁西县| 拜泉县| 桐城市| 河南省| 南郑县| 如东县| 宜兴市| 尚志市| 绍兴县|